Qiuhe Peng
彭秋和

Logo

Professor,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Papers

中文页面

彭秋和

男,四川省广安县人。1938 年9月5日生。汉族。1960 年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任教。在北京大学教书十八年后,于1978年调至南京大学教书。后来是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1988-1995年曾连续两届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自1979年-2011年连续八届当选为 <全国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

彭秋和教授的研究领域较广,主要致力于核天体物理学(包括高能天体物理)和星系天文学的研究。在核天体物理学领域中,彭秋和研究的课题涉及中子星(脉冲星)、超新星爆发机制、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AGB星内重元素核合成与星际放射性元素(例如26Al)的天体起源等问题。此外,通过四处奔波与讲学, 彭秋和教授为在我国创建和开展核天体物理学的研究, 作了大量宣传和学术组织工作。他曾应邀在北京、上海、兰州我国几个主要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核物理研究所以及台湾清华大学核物理研究所多次讲学, 是我国核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自1993年以来,上海天文台、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西华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等等聘请他为兼职教授。

迄今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约50次,访问20多个国家。在1994年趁赴美国史坦福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应邀赴美国六所著名大学的天文系或物理系以及美国国家宇航局做学术报告。彭秋和是应邀在美国国家宇航局做学术报告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科学家。2005年1月和9月彭秋和两度访问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同时,又先后应邀赴美国八所著名大学的天文系或物理系做学术报告。彭秋和同美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引力波天文学研究中心>合作,己经在中国连续主办了四届<引力波天文学暑期学校>。 经过四次<引力波天文学暑期学校>, 效果己经显现出来了:我国至少有20多位年轻学者涉足于引力波天文学的专门学习与研究。可以说,我国的引力波天文学研究己经由此诞生了。

自1977年以来彭秋和共发表学术论文226篇,涉及核天体物理、高能天体物理、相对论天体物理和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五个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彭秋和具有反对同国际学术界主流观念的重要学术研究如下:

  1. 从Ia型超新星的观测误差分析提出了“质疑宇宙加速膨胀(宇宙暗能量)问题”。(2014年)
  2. “银河系中心黑洞模型失效和磁单极存在的天文观测证据”。(2016年)
  3. 提出 “磁单极驱爆各类超新星的统一模型”来解决半个世纪以来的超新星爆发之谜。(正在国际上宣讲)
  4. 从1980年开始的37年中,彭秋和将核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结合起来对中子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独创性探讨与最前沿研究。(2016年发表两篇有关论文)

点击下载《近年来的研究总结》

点击这里查看彭秋和完整论文列表及部分论文下载。